发表时间:2024-11-04 22:50:23 来源:铝合金系列
“前三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基本的产品产量、投资同比增长,实现总利润同比增幅明显。有色金属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效,整体运行稳中有进,延续良好发展形态趋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在近日举办的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发布会上表示,“新三样”、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已成为拉动有色金属消费的主要引擎。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也将带动传统有色金属工业工艺更新、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等深度转型发展。陈学森表示,四季度,在我国各项积极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有色金属产品需求将稳中有升,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预计全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整体运行稳中有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9.7%,高出工业领域3.9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6.2%,冶炼加工公司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在产量方面,前三季度,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874万吨,同比增长5.6%。其中,精炼铜产量1004万吨,同比增长5.4%;电解铝产量3255万吨,同比增长4.6%。六种精矿含量457万吨,同比下降0.5%;氧化铝产量6313万吨,同比增长2.4%;铜材产量1633万吨,同比下降2.3%;铝材产量5035万吨,同比增长8.0%。根据协会各分会统计,新能源金属中工业硅产量373.2万吨,同比增长41.9%;电解镍产量23.2万吨,同比增长3.2%;精炼钴产量约10.5万吨,同比增长9.8%;碳酸锂产量为45.9万吨,同比增长25.9%;三元正极材料产量约51.8万吨,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幅好于全国工业水平。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4.4%,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12.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2.5%,高于全国采矿业9.3个百分点,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4.8%。陈学森表示,前三季度,有色金属民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5%,增速比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投资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6%;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4%,增速均较上半年有所扩大。“对外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陈学森介绍,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2710.6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进口额2202.4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出口额50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铜铝矿石资源进口保持增长,其中,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实物量分别为2106万吨、1.1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7%、12.1%。另外,锂精矿进口实物量390万吨,同比增长24.8%;镍矿进口实物量为2908万吨,同比下降13.0%。铜产品进口与铝产品出口保持双增长,其中,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409万吨,同比增长2.6%;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491万吨,同比增长15.5%。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新能源金属进出口量有所增长,其中,碳酸锂进口量16万吨,同比增长48.7%;未锻轧镍、工业硅分别出口8万吨、55万吨,均大幅度增长。稀土出口量4.3万吨,同比增长6.4%。此外,主要常用有色金属价格高位波动,新能源金属构筑合理价格。主要金属品种的国内市场行情报价走势强于国际市场,国内现货市场铜均价74684元/吨,同比上涨9.3%;国内现货市场铝均价19718元/吨,同比上涨5.9%;国内现货市场铅均价17395元/吨,同比上涨11.9%;国内现货市场锌均价22594元/吨,同比上涨3.9%。新能源金属价格处于底部震荡构筑合理价格的范围的阶段,国内现货市场工业硅均价1.4万元/吨,同比下跌13.1%;国内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9.6万元/吨,同比下跌68.2%;国内现货市场镍均价13.5万元/吨,同比下跌25.0%;国内现货市场钴均价21.2万元/吨,同比下跌25.3%。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规上有色企业总利润同比明显增长。前三季度,11464家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40.9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2949.7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独立矿山公司实现利润695.1亿元,同比增长18.7%,冶炼公司实现利润1677.3亿元,同比增长72.9%,加工公司实现利润577.3亿元,同比增长13.4%。前三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6.5%,同比提高1.6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一揽子政策对行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9月份,美联储降息进入了货币宽松政策周期。近期,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国内外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将会对四季度和明年的有色金属行业运行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表示,近期,美联储、中国央行降息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对于具有很强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整体上看,对有色金属行业来说是利好的,会对有色金属市场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当然从长期看,还是供需格局决定市场价格。近期,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推动的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财政部发布会上强调的大力度化债、房地产土储与商品房收储、促消费政策,均为市场持续注入信心,将进一步提升有色金属消费需求、支撑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此外,四季度一般为有色金属的传统消费旺季,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李宇圣表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主任彭勃也认为,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及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密集推出的一揽子货币与财政等增量政策对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彭勃看来,从短期看,这些政策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经济预期,尤其是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和稳定房地产市场,对有色金属需求将形成一定的带动作用。房地产市场企稳,会带动铜、铝等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上升。此外,积极化解地方债,有需求和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带动有色金属的消费。同时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到位后,对于金融属性较强的有色金属,预计也将有利于带动有色金属市场的活跃度。“另外,10月12日四部委出台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可改善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项目的融资环境,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彭勃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将受益于经济增长和长期基础设施投资的稳定需求。同时政策中强调的增加助企帮扶力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也将有助于恢复和提升市场活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预计随着政策的显效,房地产市场的回稳,这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有积极推动作用。绿色低碳发展也将促进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提升工业硅、锂、钴、镍等新能源有色金属的需求。总体来看,有色金属行业会在政策带动和市场回暖的双重推动下,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目标陈学森表示,今年以来,尽管有色金属工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阵痛、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因素影响,但随着国内扩大内需稳增长的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改革举措持续落地,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通过前三季度行业各项数据分析,经初步判断,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实现全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陈学森说。一是国家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有力拉动了投资及消费增长,释放了有色金属内需潜力;二是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出台,各项政策相互配合、精准发力,有色金属工业正锚定高质量发展这项首要任务,针对当前行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综合性、系统性部署,增强有色行业发展内生动能;三是新兴产业不断呈现引领带动的发展态势,“新三样”、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等已成为拉动有色金属消费的主要引擎,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也将带动传统有色金属工业工艺更新、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等深度转型发展;四是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行业企业积极在国际市场上拓展市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资源开发及冶炼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运,铜、铝、镍、钴等矿产境外资源量和权益产能均超过国内,保障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陈学森认为,当前,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大的情况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这样的增长十分不易。四季度,在我国各项积极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有色金属产品需求将稳中有升,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陈学森表示,全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在5%左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10%以上,有色金属进出口量、额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铜、铝等常用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工业硅、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规上有色金属公司实现利润有望与去年持平,维持史上较高水平。“(中国工业报记者曹雅丽)
10月29日,柳钢集团与武汉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当天上午,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带队到访武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武科大),与武科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倪红卫进行座谈交流,共同见证签约。柳钢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卢春宁,武科大副校长董丽杰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座谈会上,李斌感谢武科大长期以来给予柳钢集团的支持,介绍了企业转型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李斌指出,面对当前钢铁行业“三高三低”的严峻形势,柳钢集团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方向,全力以赴做好向改提质、向转求存、向新创效、向海图强、向外突破、向优发展“六篇文章”。通过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线提档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创新等举措,企业总体保持企稳运行、逆势发展态势。特别是今年以“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为抓手,加快打造“4+X”高端产品集群,品种钢占比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李斌表示,柳钢集团与武科大有着深厚的合作友谊,双方在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方面交流合作紧密。武科大在钢铁领域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为柳钢集团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柳钢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及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务实合作,此次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校企合作开启新篇章。希望与武科大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共同探索研究生双向培养与定向培养的新模式,用好柳钢集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实践平台、武科大各类实验平台,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面向产业实际需求联合展开科研攻关、协同培育优秀人才,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倪红卫指出,柳钢集团作为钢铁行业特大型联合企业,是武科大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武科大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材料科学、冶金工程等优势特色学科与柳钢集团的主营业务产品高度契合,武科大研究生院、本科生院要为柳钢集团做好服务,让更多学子了解柳钢集团、有意愿到企业工作。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与合作深度,建立校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在推动钢铁主业产学研用融合的同时,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健康医养、国际化业务等多元产业推进务实合作,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拔尖人才,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10月29日,包钢(集团)公司与吉利控股集团在呼和浩特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推进绿色低碳甲醇制备项目、醇氢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稀土汽车钢材的供应和新产品研发等项目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携手为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昭,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俞学良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技术优势,在内蒙古打造国家级甲醇生产制造基地,在钢铁、矿山和物流运输领域开拓醇氢电动商用车的应用,打造以醇氢电动商用车为特色的绿色智能运力综合服务方案,进一步推动绿色甲醇经济的发展,助力国家能源多元化布局,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例。包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哲,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董事长周建群,吉利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包钢有关部门、重点子企业、子公司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10月28日,由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落基山研究所、突破能源、全球工业脱碳中心等组成的能源转型碳中和实践访问团一行到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调研交流,围绕钢铁绿色低碳发展及氢冶金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理事长缪荣、落基山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荘克来(JonCreyts)、突破能源美国政策副总裁阿莉娅哈克(AliyaHaq)、全球工业脱碳中心首席执行官金孝恩(HyoeunJennyKim),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参加活动。访问团一行在参观考察氢冶金示范工程现场和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展馆后表示,河钢建设全球首例120万吨焦炉煤气零重整氢冶金示范工程,以“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弧炉”工艺替代传统高炉、转炉冶炼,并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是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创新举措,为世界钢铁工业减碳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书写了绿色低碳发展新的历史。近年来,河钢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可行性的低碳冶金技术路线,与意大利特诺恩集团合作,以流程变革和能源结构变革驱动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应用富氢焦炉煤气作为气源,建设全球首例120万吨焦炉煤气零重整氢冶金示范工程,迈出了从“碳冶金”到“氢冶金”的颠覆性步伐。如今,张宣科技已成为基于氢冶金的特钢生产企业,大力推动高端绿色产业链延伸,为宝马、长城、海尔、海信等行业知名企业提供低碳钢铁材料解决方案,开启跨行业跨领域联动减碳合作示范。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钢铁工业转型发展必由之路,需要全产业链、全社会共同参与携手推进,依靠低碳技术迭代升级、产业链协同配合和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实现减碳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的有机统一。河钢将以持续举办氢冶金国际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全球低碳冶金技术交流合作,与全球同行一道探讨适应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路线炉连浇!首钢京唐汽车板IF钢大废钢比冶炼取得新突破
近日,首钢京唐顺利完成转炉单工序50%以上大废钢比汽车板IF钢7炉连浇生产,在长流程工艺低碳炼钢技术上再次取得新突破,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当前“双碳”背景下,高炉大比例球团工艺及转炉大比例废钢工艺可有效降低长流程钢铁生产中的碳排放,为钢铁产品向低碳领域拓展提供有效支撑。首钢京唐始终致力于低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结合用户对产品质量和低碳排放的需求,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绿色产品。以国家“双碳”政策和首钢集团“双碳”中长期规划为宗旨,聚焦高效制造、高品质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突破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低碳优势产品研发,加速打造绿色低碳技术核心竞争力。首钢京唐以全流程极致降碳为技术核心,制造部、炼钢部、技术中心、能源与环境部高效协同,联合推进大废钢比冶炼的工艺路径设计和实施。2023年以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持续推进炼钢工艺降碳减排工作,瞄准大废钢比连续生产持续攻关,先后组织30余次转炉大废钢比试验,在保证转炉终点成分稳定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建立了成熟的首钢京唐转炉炼钢大废钢比特色降碳工艺路线,先后成功实现了转炉单工序50%以上大废钢比低碳钢7炉连浇生产和50%以上大废钢比汽车侧围外板生产,产品覆盖汽车板(含外板)、镀锡板、家电板、酸洗板、热轧板等产品。在本次生产过程中,攻关团队联合推进工艺路径设计和质量保障方案,充分发挥全三脱洁净钢生产平台转炉双联工艺优势,有效保障了大废钢比冶炼中转炉的热量平衡和钢水的洁净度。此次50%以上大废钢比汽车板IF钢7炉成功连浇生产,标志着首钢京唐低碳排汽车板批量生产能力迈向新台阶。
10月24日,河钢在中钢协EPD平台发布了河钢集团矿业公司研山铁矿、司家营铁矿、中关铁矿三份铁精矿产品环境产品声明(EPD)。3份铁精矿EPD的发布,可以帮助下游企业获取准确的上游铁矿石材料环境信息、实现绿色采购,也支撑了河钢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绩效评估,构建绿色低碳钢铁产业链。作为钢铁生产的核心原料,矿山的绿色转型不仅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河钢战略转型的关键一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河钢对矿山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规划,研发出矿山企业碳数据管理系统及矿石产品碳足迹平台,并将其顺利部署在WisCarbon碳中和数字化平台上。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河钢在铁精矿生产碳管理上实现了新突破,为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碳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依托该平台,河钢组织生产矿山开展内部碳核算,于今年初,正式启动河钢矿业研山铁矿、司家营铁矿、中关铁矿三家矿山EPD认证工作。认证过程全面审视了铁精矿在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显著提升了产品环境透明度,满足了河钢打造低碳产品对铁精粉碳足迹信息的需求。本次铁精矿EPD的发布,为钢铁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石,提升了河钢品牌形象。
近日,由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首发的BeyondECO-30%热轧产品,成功完成首个出口合同,并启运发往用户。标志着湛江钢铁在低碳排放热轧产品领域,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BeyondECO-30%热轧产品的首发是宝钢股份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加快低碳转型步伐,推动钢铁产品绿色技术的创新升级及应用实施的具体举措。宝钢股份旨在通过一系列冶金工艺技术手段,辅以制造过程绿色能源的输入,实现低碳产品制造。同时,通过积极布局高强度、高耐蚀、高能效绿色产品,关注钢铁产品使用阶段的节能减排,为产业链的低碳转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湛江钢铁牢记习对宝武碳达峰碳中和的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以宝武“勇担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使命担当,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湛江钢铁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对各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并通过模型对生产过程进行预测和优化,确保宝钢股份BeyondECO-30%热轧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从精确的成分设计出发,精心策划工艺路径,直至现场工艺的精准实施与命中,每一步都凝聚着湛江钢铁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近年来,宝和通商在大洋洲市场的高端热轧产品开发上取得较好成效,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用户群。其下属宝澳公司在营销中心(宝钢国际)热轧销售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技术营销力度,重点推介宝钢在低碳减排方面的领先工艺和产品,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响应和认可。从宝钢普通热轧产品延伸到高等级的热轧产品,宝钢绿色产品不断赢得用户的信任与青睐,湛江钢铁获得了减碳30%热轧低碳排放产品的首个出口订单。后续,宝钢股份热轧产销研团队将始终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方向引领,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继续布局高强度、高耐蚀、高能效的绿色低碳产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的碳中和技术路径,助推供应链上下游共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未来,湛江钢铁将建成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冶炼生产高等级薄钢板的近零碳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具备年产约180万吨零碳板材能力,持续为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更具借鉴性、推广性的湛钢方案。
作为钢铁行业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之一,宝钢股份以极致能效创领航行动为总抓手,以钢铁报国的担当、栉风沐雨的奋勉,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能效提升成效显著。近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湛江钢铁“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正式进行公示,标志着宝钢在实现碳中和的征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勇担使命加快推进标杆示范企业培育工作2021年,习对中国宝武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始终牢记习对中国宝武“碳达峰、碳中和”的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以中国宝武“勇担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启动以来,湛江钢铁紧跟中国宝武低碳冶金步伐,依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要求的“三清单、两标准、一数据填报系统”,全面开启了“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培育的绿色引擎。培育之初,即成立了碳中和委员会,组建专业团队锻造节能低碳铁军、派遣专家智囊团交流学习。构建了以极致能效和标杆示范培育为核心的碳中和工作蓝图,发布了《湛江钢铁“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行动方案》,明确了方向、设定了目标、构建了组织体系、完善了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碳中和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通过政策引领、能源管理体系变革、节能技术创新等一系列举措,湛江钢铁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极具湛钢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相得益彰之路。2023年,湛江钢铁13项主工序能耗全部创历史最优水平,吨钢综合能耗比设计值下降36kgce/t,节能降碳成绩斐然。久久为功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湛江钢铁自建设之初便深植绿色低碳理念,应用一系列先进节能技术,为“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现场启动会”在湛江的顺利召开,湛江钢铁进一步加大创新技术探索和能效升级,依托中钢协T50技术清单及中国宝武极致能效技术推荐目录,深挖节能潜力,推动能效提升工作迈向新高度。2023年,公司实施了16项节能技术项目,年节能量达到了5.5万tce,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8万吨。创新突破,引领变革。湛江钢铁的绿色低碳转型仍处于攻坚爬坡期,在“2024-2026年能效提升计划”中,规划了72项节能项目,确保极致能效工作的长效与高效。湛江钢铁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风电及海上风电项目,构建了“水、陆、空”全方位绿色能源体系,厂内绿色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24MW,并积极推进厂内陆地风电项目建设,部署开发400MW海上风电项目,年供绿色电力超1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超85万吨,树立了行业绿色发展的新典范。钢铁在推动碳中和进程中具有无限可能,是碳减排的重要推动者。湛江钢铁加快生产方式、经营机制、管理体系变革,研发了国内首个基于“三流一态”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管理从结果到过程、从指标到成本、从定性到定量、从业务到全员的四大转变,推动铁水温降以及轧钢热装热送的比例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为行业节能降耗的典范。创新竞进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领先更要领跑,湛江钢铁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之路,虽道阻且长,但必将越走越宽。下一步,湛江钢铁将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用实践展示决心意志,持续推动能效水平的飞跃提升,确保极致能效工作的长效与高效,为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开辟一条全新路径。正建设的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氢冶炼生产高等级薄钢板的近零碳生产线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实现168小时连续满负荷生产,顺利通过周达产功能考核。后续,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立足氢基竖炉推进氢冶金技术研发,完成转炉产线模拟电炉冶炼汽车板、冷轧超高强钢和硅钢,挖掘现有高炉全流程减碳技术。同时,加强低碳产品的碳足迹追踪、核算与认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低碳互认,将绿色低碳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盈利优势,为钢铁行业提供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示范,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真正形成迭代优势。
近日,鞍钢股份冷轧厂冷板卷、冷硬卷凭借卓越的品质成功通过SNI(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出口认证,标志鞍钢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又迈出坚实一步。为顺利通过该项认证工作,该厂组织专业技术团队依据印尼标准(SNI07-3567-2006)从产品尺寸规格、性能要求等多个维度开展准备工作,顺利通过所有环节考验。通过此次出口认证,鞍钢股份冷轧产品不仅在质量和技术实力等方面获得外界高度认可,更将有机会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该厂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继续坚持以质量为本、以创新为动力的工作理念,不断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为企业高水平发展注入新动力。
10月26日,由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联合主持召开2024年兴澄新产品、新技术评价会。本次评价会聚焦“高精密机床滑块用合金钢棒材、超低温压力容器用高韧性3.5Ni钢板、车悬架用高强度耐腐蚀弹簧钢”等11项新产品及“高炉智能布料调控技术研发与应用”2项新技术。来自业界的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兴澄特钢2024年研发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估。会上,评审组认真听取了关于产品创新、技术瓶颈突破等开发情况汇报,审阅评价资料并对关键创新点进行研讨质询,经过一系列的提问与答辩环节,评审团对兴澄特钢所展现的卓越创新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一致认定其中10项新产品及2项新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兴澄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白云表示:公司将始终践行“精”和“特”的发展理念,加快培育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产品质量为关键,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要组成的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奋力建设绿色智造产业集群典型标杆。此次评价会成果标志着兴澄特钢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充分彰显了公司在产品及技术原创层面的强大研发实力,更是对持续深耕高端市场、坚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的认可。未来,公司将持续践行绿色革命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理念,探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新”路,通过优化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智慧特钢可持续发展。
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促进机械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2024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